WFU

網站頁籤

2019年6月18日 星期二

青光眼面面觀 - 前言



視線模糊

一個平常如昔的夏日清晨,我一如往昔地走過醫院旁的寧靜小徑,進入診間,準備開始周六上午的眼科門診。這個診通常是讓平日上課的學童,或是臨時眼睛不適的患者,周末有個方便就診的選擇。隨著診間門推開,清爽的槴子花香氣先飄了進來,一位看起來四十歲上下,打扮入時、外表幹練的女性坐了下來。「林小姐您好,請問眼睛怎麼了呢」「醫師您好,我覺得我雙眼視線最近愈來愈模糊,晚上開始不敢開車,甚至最近連下樓梯都會很怕踩空....!! 

視力模糊是許多求診的民眾會提及的,原因百百種,不過今天這個症狀有點特別。初診看診先測量的視力結果:雙眼度數近視500度,單眼視力皆可矯正到壹零點 (正常);通常這時患者只會抱怨看手機看電腦眼睛酸澀,但不會有前述的遠距離症狀。

經過仔細檢查,林小姐的雙眼視神經有明顯受損,需要安排後續視野確診。我將檢查結果告知林小姐,「醫師,請問青光眼是甚麼要怎麼治療改善」「我眼壓正常,怎會得青光眼?」「這跟我每天用電腦有關係嗎?」「我會失明嗎??


青光眼是什麼 

青光眼是全球不可逆失明的首位原因,病因是眼球的視神經惡化導致視野(視線的範圍)缺損,最糟會導致永久且不可逆的失明。由於病程初期完全沒症狀,造成部分患者較晚發現罹病,發現時雖然視力保持壹點零,但是週遭視野已經嚴重受損,使得工作及生活上的嚴重失能。

目前唯一有效且可量化的治療,就是降低眼壓,方式包括藥物、雷射,及手術。但由於青光眼是不可逆的慢性病,常有病人抱怨「愈點愈霧愈痛,只能點一輩子,點到看不見嗎 ?」這其實是因為隨著年紀增加,罹病時間拉長,常會遇到藥物治療的副作用,導致療效降低和生活品質惡化,但是傳統手術也有可能會遇到的風險,這些往往困擾著病患和醫師。

接下來的幾篇文章,將會盡量從各種角度切入,跟大家分享青光眼的點點滴滴,以及我自己在近幾年參加國際學會所得到的新觀念。